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今年暑期,浙江海洋大学“嵊浪寻踪·两山青见”社科志愿服务队13名师生围绕“绿色生态环保”这一核心服务方向,由浙江海洋大学团委书记蔡阿雄、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施辰阳带队,前往舟山市嵊泗县开展2025年“浙哲共富行·青年社科志愿服务惠民乡村”活动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调研金平村、泗洲塘村、黄沙村、奇观村、花鸟村等离岛渔村在“两山”理念引领下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融合推进的具体路径。
一、菜园镇金平村:红帆引路绘共富,金鸡山下启新潮
金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社管会社长陈军向服务队师生一行介绍了金平村近年来围绕“绿色渔港、休闲旅居”的发展定位所开展的重点工作和取得的成效。陈军书记表示,村庄依托渔业与海岛生态优势,通过搭建数字化智慧平台、深耕离岛人文治理、攻坚共享基础设施、打造“红帆”党建品牌、聚焦“港、渔、旅”融合、孵化民宿、酒馆、餐厅等新业态,加速推进金平从传统渔村向休闲旅居渔港村的转型升级,形成“生态渔港·和美金鸡”的和美共富画卷和“党建引领、生态赋能、产业联动”的“金平模式”。
金平村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社管会副社长贺光带领服务队实地考察了金鸡山岛“一区一山一环两岙”的整体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建设情况,参观了金平后勤服务中心、民宿集群,重点讲解了村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文旅业态创新融合的特色做法。贺光副书记还带领师生们走进金平“红帆港”综合党群服务中心,向大家详细讲述了金鸡山岛作为“红帆工程”起源地,推动党建工作与海岛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其完整的海陆双服务党建运行体系概况。
“金平村在党建引领下,将生态、渔业、文旅深度融合,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蹚出了共富路,这样的‘金平模式’真是让人赞叹!”服务队成员王荣桓感慨道。
二、嵊山镇泗洲塘村:百年渔场共富梦,泗洲联动织锦绣
泗洲塘村党总支委员王燕向服务队师生一行介绍了近年来泗洲塘村以“党建引领共富示范”为党建项目,依托“小岛你好”共富行动,在辖区内打造“绿野仙踪”“渔家百味”“团结贻贝”“翔远水产”等四家“共富工坊”和一处共富民宿示范带。通过村党总支、旅游协会党支部、镇妇联等组织间的联建共建,打造了“民宿党建联盟”“共富合伙人”组织,在加工产能、承接业务、电商推广方面开展共赢合作活动,强村富民惠企的势头猛进的格局。
泗洲塘村社区工作人员刘姿余希望大家结合在村庄实地考察和学习的亲身体验,积极为村庄提出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建议。随后,同学们围绕村庄的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发展等方面,纷纷分享了各自的见解。有的队员认为可以完善无人村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增设打卡点;有的队员认为应加大对垃圾分类理念的宣传力度;有的队员认为在南风天应加强对沙滩垃圾的清理力度。大家的发言内容丰富、观点独到,也为泗洲塘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泗洲塘村以党建为舵、共富为帆,串起产业、生态与民生,既见乡村新貌,更显共富实干担当。”服务队成员徐永健说道。
三、五龙乡黄沙村:阳光黄沙融研学,渔火红帆映初心
黄沙村总支委员叶琪真向服务队师生一行介绍了黄沙村以“党建研学,别样黄沙”为主题,秉承“黄沙中也能长出绿洲”的创业精神,深耕“阳光黄沙”党建品牌,通过数字化智慧平台搭建、乡域人文景观挖掘、公共设施提升攻坚、“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建设、“2 1”党建研学游等多样化的打造,扎实做好“农旅、渔旅、文旅”三篇文章,将海岛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全面构建有温度感、归属感、安全感和未来感的新型乡村的海岛实践。
服务队成员还赴黄沙村实地参观学习。在黄沙村村史馆,特色海产、渔民捕捞作业的工具、有趣生动的渔谚以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师生们全面了解了黄沙村过往荣光和渔家风情。在初心照相馆,老旧报刊亭、黄沙放映厅将师生瞬间拉入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怀旧氛围中。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仿佛讲述着村庄从渔港旧貌到共富新貌的蝶变故事。在嵊泗抗战纪念馆,师生们通过观看日军1:1仿真自杀式鱼雷艇模型及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全面了解了日军侵略嵊泗的史实以及犯下的累累罪行。
“黄沙村真是一个把红色基因、渔家风情和发展活力完美融合的宝藏村落,每一处都藏着故事,让人看到乡村振兴的鲜活模样!”服务队成员刘佳泺由衷表示。
四、枸杞乡奇观村:山海奇观育新村,蓝海牧场拓未来
枸杞乡奇观村书记、主任林志波向服务队师生一行详细介绍了奇观村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践行“两山”理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成效。他指出,奇观村通过打造“奇”心筑梦党建品牌,秉持“党建引领、群团联动、群众受益”的工作理念,联动形成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共同体”。奇观村坚持发挥“志愿 环境”工作机制,通过辖区内蓝海牧岛志愿者、夕阳红志愿团队、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带动广大群众大力开展环境美化、巡逻、监督等工作,确保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工作有效落实。
枸杞乡团委书记、平安法治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消防管理站)干部金麟还带领服务队师生实地参观了枸杞乡海上牧场以及乡村数智生活馆。金麟书记特别强调,海上牧场作为集养殖、观光、科普于一体的新型“蓝色粮仓”示范点,不仅推动了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成为当地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支撑。他详细讲解了海上网箱养殖的智能化管理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科技赋能实现绿色、高效的海洋资源利用。服务队成员还赴“山海奇观”抗倭纪念碑参观学习,了解了明万历年间侯继高将军智剿倭寇的历史壮举,感悟了东海百姓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
“奇观村真是把党建优势转化成了发展优势,既有生态之美,又有产业之兴,更有文化之魂,不愧是新时代渔村发展的典范!”服务队成员方炳强感慨道。
五、花鸟乡花鸟村:浪漫岛屿生新意,花鸟情韵绘芳华
花鸟村村委吴泓力向服务队师生一行介绍了花鸟村以打造“爱情艺术岛”为目标的发展愿景。吴泓力委员向师生们重点讲解了花鸟村如何依托原生态海岛美景与百年灯塔人文底蕴,融合艺术手段和时尚业态,挖掘浪漫元素和婚旅市场,释放海岛魅力,以及村庄通过环境整治、艺术元素融入和低碳建设,打造出蓝白色调渔村风貌与多元文化空间,吸引艺术家驻岛服务、青年创客进岛投资。吴泓力指出,花鸟村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了“一核一带三区”结构,串联慢生活街区和海洋牧场示范区,实现产业多元、空间联动与效益提升的协同发展目标。
花鸟乡团委书记、综合信息指挥室专职副主任(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刘哲齐,花鸟村村委吴泓力还带领服务队师生参观了花鸟村中民宿体验、艺术创作、婚旅摄影等相关业态,深入了解了花鸟村在发展“东海第一浪漫爱情岛”品牌过程中如何融合自然资源与人文元素,实现乡村振兴与青年共富的良性互动。服务队成员还前往花鸟灯塔和花鸟灯塔陈列室参观学习,在灯塔的百年光影中追溯航海历史的变迁,从陈列的珍贵史料里感受花鸟岛共产党员“引领、坚守、担当”的灯塔精神。
“花鸟村真是把浪漫刻进了骨子里!原生态风光、百年人文与艺术碰撞,既美了乡村,又富了百姓,这样的振兴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服务队成员李洋连连称赞。
六、实地调研:五村问道听民声,“两山”实践润心田
服务队成员还在金平村、泗洲塘村、黄沙村、奇观村、花鸟村等地面向当地群众和游客开展问卷调研,了解离岛渔村在生态转型背景下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居民生活变化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调研过程中,服务队成员通过街头随机访谈、定点问卷发放、线上扫码填写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不仅细致勾勒出不同渔村在生态转型中的独特轨迹,比如金平村的民宿集群打造、黄沙村的党建研学路线设计、花鸟村的生态旅游探索,还精准捕捉到村民对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的需求以及游客对原生态体验的偏好,为后续制定贴合渔村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本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服务队成员对“两山”理念在基层实践中的理解与认知,也激发了青年学子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热情。下一步,服务队将打造五村典型经验微型党课、“党建 生态”研学系列课程,整理收集乡村生态共富“微建议”,利用自媒体平台推广各村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成功案例。服务队还将结合实际调研成果,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推动高校与乡村的深度合作,助力构建绿色共富新格局,持续助推嵊泗离岛渔村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新闻动态
学院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