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更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明确成长方向,破解入学初期可能面临的目标迷茫、选择困惑等问题,2025年9月23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于定海校区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顺利举办2025级本科新生青年教师大讲堂。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学院公共管理系博士熊奕成老师分享他的求学历程与成长感悟。学院全体2025级本科新生以“线上 线下”形式参与此次讲座,讲座由学院团委副书记施辰阳主持。

熊奕成老师以《未择之路:在大学这场冒险中定义自我》为题,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深刻思考,围绕“目标驱动成长vs顺势校准目标”“我该如何作出选择?——自我认知策略”“选择中失意?——何以自洽”“人际关系的选择——内心的力量”等四个方面展开精彩分享,为同学们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方向与启示。熊奕成老师指出,大学的学业特征具有自主性、探索性和协调性。他提出“目标驱动成长”和“顺势校准目标”两种发展模式,强调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个人的发展实际。他结合自己在大学中经历的迷茫期,如沉迷网络游戏、临时突击考试等经历,鼓励同学们不断校准方向,明确“想要活出怎样的人生”。

在谈到自我认知时,熊老师强调,大学是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关键时期。同学们要全面审视自身,探索职业世界,制定清晰的生涯目标。他建议同学们从大一到大四分阶段进行规划,既要在价值观层面找到自我定位,又要在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中明确奋斗方向,思考“我缘何选择入团入党、考公考编”,并培养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责任与担当。

关于自洽,熊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首次司法考试失利后的挫败感与压力,以及坚持自学、最终通过考试的心路历程。他总结出情绪接纳、行动导向、认知重构和寻求支持等四种策略,勉励同学们以积极心态面对挑战。他还以硕士阶段预答辩受挫、论文修改和身心双重压力为例,告诉大家,大学里的短暂失利并不可怕,只要保持积极心态、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在勤学与坚持中积蓄力量,收获成长与进步。


在人际关系的选择上,熊奕成老师引用人民日报“夜读”中的故事指出,“选择与谁同行,质量胜过数量”。他强调,友谊需要志同道合,人际交往要保持合理边界,恋爱关系应共同成长。同时,他勉励同学们面对人际困扰要倾听内心声音,要学会处理摩擦的智慧,要懂得独处的价值与力量,要提升自我,从而吸引真正契合的伙伴。最后,熊老师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在“未择之路”中不断探索、不断成长,最终定义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与经验的分享,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思想的启迪。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塑造人格、磨炼意志、明确方向的重要阶段。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积极调整心态,勇于面对挑战,把握好每一次选择的机会,用青春与奋斗书写无悔的大学篇章。
 
                  新闻动态
 
                  学院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