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 | 今年暑期,浙海青年在两个“龙潭”中挖掘绿色底蕴

舟山和井冈山相隔千里,却都坐拥一个美丽的自然风景区“龙潭”。它们各自展现出独特的自然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今年暑期,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海相约,‘冈’好‘屿’见”实践团16名师生来到舟山、井冈山地区的白龙潭、龙潭景区,挖掘两个“龙潭”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生态旅游潜力,探索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力两地文旅资源的创新融合。

白龙潭位于舟山岑港村,形成于夏家山与小岙山峡谷处,潭深6米,潭口直径约3米,是亿万年前地质运动所产生的地貌。这里泉水汩汩,峡谷幽幽,鸟鸣声声,景色秀丽。由于旧时海岛水利设施薄弱,龙潭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尤为密切。古代地方志中记载,舟山有名气的古龙潭就有15个,以岑港白龙潭最为著名。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了白龙潭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价值,从中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

龙潭位于井冈山茨坪西北面7公里处,由五龙潭和金狮面两个景区组成,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龙潭面积为889公顷,以瀑布取胜。细观五潭,碧水泱泱、树影幢幢,岩壁如刀削斧凿,崖脚怪石,汀芷竞秀,绿荫覆盖,令人目不暇接。实践团成员进入石门,沿着石砌小道盘旋而下,重温当年红军在此所走所看的心境,对张子清等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调研中,实践团成员还跟当地村干部、景区工作人员、游客等详细了解了两地景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同学们结合自身所长,就资源整合、业态升级等方面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实践团成员裘佳瑶表示,“龙潭可以结合红军革命历史与自然生态景观,打造红色教育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团成员董骐凯认为,“白龙潭可以进一步融合文化宣传与健康养生活动,提升游客体验,打造集自然观光、文化体验、养生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本次调研,增进了实践团对两个“龙潭”文化内涵与生态价值的深刻理解,认识到红色文化与自然资源结合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实践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建议,旨在推动舟山和井冈山的文旅资源创新融合,促进两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次调研,同学们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事业的信心,并致力于为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思路和活力。